米乐M6 M6米乐“抓环保 促发展”100例 (56)即墨区强化“三线一单”引领 助推热镀锌行业转型升级

2022-09-13 阅读次数:

  米乐M6 M6米乐米乐M6 M6米乐米乐M6 M6米乐原标题:“抓环保 促发展”100例 (56)即墨区强化“三线一单”引领 助推热镀锌行业转型升级

  近日,山东省生态环境厅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工商联编制印发了《“抓环保 促发展”100例》。这些典型案例用事实和数据证实了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并行不悖,将为全省各地贯彻新发展理念,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今天为您介绍:即墨区强化“三线一单”引领,助推热镀锌行业转型升级。

  青岛市即墨区在严抓生态环境执法监管的同时,主动作为,精准帮扶,助力企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将辖区热镀锌行业的特色化生态环境管控要求,细化落实到具体的环境管控单元,指导现有企业升级改造和新建企业选址准入,推动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在热镀锌行业细化落地。该案例作为生态环境部全国第三批产业布局优化领域唯一典型案例,为深入推进“三线一单”成果落地应用树立了样板。

米乐M6 M6米乐“抓环保 促发展”100例 (56)即墨区强化“三线一单”引领 助推热镀锌行业转型升级(图1)

  青岛市即墨区现有24家热镀(浸)锌企业,产业布局较分散,企业虽取得了环评批复和验收意见,因多数建设年代较早,环保设施、环保管理等相对落后,还因部分热镀锌厂散发异味问题受到了周边居民投诉。针对热镀锌行业存在的问题,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即墨分局本着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理念,一手抓铁腕治污,一手抓产业提档升级,将热镀锌行业的特色化生态环境管控要求细化落实到具体的环境管控单元,指导现有企业升级改造和新建企业选址准入。通过引导和指导企业,加大对企业的服务,把企业存在的环境问题整改到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

  (一)以环境管控单元优化热镀锌企业布局。对位于优先保护单元和周边环境较敏感的热镀(浸)锌企业,要求逐步搬迁进入产业园区或工业聚集区,实施升级改造后做大做强;对新建项目根据环境管控单元要求严格环境准入,选址布局应位于产业园区并满足环境防护距离要求。

  (二)以环境管控单元准入要求和排放标准倒逼热镀锌企业升级改造。对于污染物排放勉强达到准入要求的企业,邀请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帮助研究整改方案,尽快就地升级改造,升级改造后清洁生产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对于企业污染物排放达不到准入条件且规模较小的热镀(浸)锌企业要求逐步退出或按照相关行业标准转产为符合管控单元准入要求的低污染低风险行业。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扩充环境容量,将环境节能优先调配给优质企业,用于扩建和新建一批先进产能,服务绿色发展大局。

  (三)建立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与排污许可等制度联动机制,促使热镀锌行业优化产业布局、提升治理能力。加强“三线一单”与环评、排污许可、环境执法等工作的衔接,将空间布局约束、污染物排放控制、环境风险防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等管控要求,贯穿规划环评、项目环评,乃至排污许可和事中事后监管全过程。

  结合热镀锌环评审批试点工作和日常生态环境监管需求,即墨区制定了《热镀(浸)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从项目选址、法律法规、相关规划、产业政策符合性、清洁生产、总量控制、污染防治和环境管理等方面提出要求,作为热镀(浸)锌项目准入条件和环评审批依据。同时,对现有热镀锌老企业开展“一对一”技改帮扶,明确改造升级相关要求,为热镀锌企业整治提升提供了详实的环保管理帮扶指导,进一步推动了“三线一单”对项目环评的支撑。

米乐M6 M6米乐“抓环保 促发展”100例 (56)即墨区强化“三线一单”引领 助推热镀锌行业转型升级(图2)

  “三线一单”成果对即墨区热镀锌产业集聚发展的成功引领,对促进即墨区热镀(浸)锌行业规范发展,乃至提升整个行业建设、管理和运行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是生态环境部门在实现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有机统一中的积极探索的成功示范。同时,推动了各产业园区落实生态环境管控、加快绿色发展,统筹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完善环境治理体系,提升环境治理水平。以“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为抓手,为青岛市其他区域产业布局优化、集聚发展和转型升级的有效路径进行了积极探索。